大家好,今天小华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言慧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言慧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言慧珠人物简介
言慧珠(1919年-1966年9月11日),原名义来,学名仲明,蒙古族旗人,祖籍北京,是中国京剧和昆曲领域的重要女演员。其父亲言菊朋,是民初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言慧珠在家中排行第二,与兄言少朋、弟言小朋、妹言慧兰共同成长,深受父亲京剧爱好影响。
言慧珠自小开始接受艺术熏陶,1929年进入北京丞相胡同小学学习,后于春明女子中学高中阶段辍学。1937年至1938年间,她师从琴师徐兰沅,学习舞蹈身段和武艺,同时跟随阎岚秋学习武旦和刀马旦,因在1939年《扈家庄》中饰演扈三娘而崭露头角。1940年,她与家人共同参演了影片《三娘教子》等,戏剧生涯渐入佳境。
1943年,言慧珠在上海拜京剧大师梅兰芳为师,并与影星白云有过一段情感经历。1949年上海解放后,她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如1953年赴朝鲜慰问演出,并将朝鲜名剧《春香传》改编为京剧,获得好评。此外,她还对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了改编和演出。
然而,1954年至1956年间,言慧珠经历了剧团国营化和体制改革的挑战,曾试图加入北京京剧团但未果,遭遇排挤。1955年,她甚至服药自杀,幸得救援。随后,她加入上海京剧院,与李玉茹、童芷苓等成为二级演员,但演出机会逐渐减少。
1957年,言慧珠在整风运动中表达了对戏剧的热爱,尽管面临政治压力,她仍坚持艺术追求。同年,她调任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然而在“反右”运动中被点名。尽管面临困境,她仍以艺术为信仰,直至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害,最终在悲愤中离世。
言慧珠的演艺生涯留下了丰富的作品,如《西施》、《太真外传》等,她的艺术才华和坚韧精神,至今仍被世人怀念。在她离世后,许姬传的挽联表达了对这位杰出艺术家的哀悼和敬仰。
扩展资料
言慧珠(1919-1966),原名义来,学名仲明;蒙族旗人,祖籍北京,著名京剧旦角女演员;其父是民初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言菊朋;12岁从姜顺仙、程玉菁等学艺。1935年登台初演《扈家庄》,后相继在上海、天津演出,1943年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能得梅兰芳实授真传者,只有李世芳与她二人;建国后备受排挤,1957年在上海戏曲学校执教,1960年同俞振飞再婚;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批斗;9月11日凌晨在卫生间悬梁自尽;代表作品有《西施》、《太真外传》、《生死恨》、《春香传》、《霸王别姬》、《凤还巢》、《墙头马上》等剧。
二、天下母亲之:京剧名家言慧珠与儿子言清卿一一爱你等于害你……
京剧皇后言慧珠与儿子言清卿的故事,是一段交织着爱与痛苦的戏剧性篇章。 言慧珠,身为名伶,曾与艺术大师俞振飞有着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而她的儿子言清卿,便是这段传奇中的一抹难以抹去的色彩。在言清卿的新作《粉墨人生妆泪尽》中,对俞振飞的名誉争议引发了轩然大波,书中揭示了他们家族的恩怨,特别是言慧珠对儿子的过度溺爱与时代波折的影响。
言慧珠对言清卿的爱如同醇厚的蜜糖,却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她出于对儿子艺术理想的支持,不惜牺牲家庭的和谐,甚至与俞振飞的婚姻也因艺术选择而并不圆满。然而,这份深沉的爱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却成了言清卿成长的羁绊。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中,言慧珠饱受批斗,财产荡然无存,她无奈地将言清卿托付给了俞振飞,但言清卿却未能理解继父的苦心,反而在书中质疑和指责。
言清卿的悲剧,似乎在母亲的过度宠爱与那个时代的冲突中孕育。 言慧珠的牺牲,不仅让言清卿失去了父爱,也让他在情感教育中缺乏必要的引导。她的离世,不仅是一个艺术上的巨星陨落,也是生活中一个深爱儿子的母亲无力的告白。爱,有时是无尽的温柔,有时却成了束缚,言慧珠的爱,或许在爱得过于深沉的同时,也成了儿子命运中难以承受的重负。
尽管言清卿在书中的指控引发了公众对这段历史的反思,但每个故事背后都有其复杂性。言慧珠与言清卿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牺牲与成长的深刻寓言,提醒我们,无论在艺术还是生活中,找到平衡与理智的爱,才是真正的智慧。
婉儿,一位热爱历史与挖掘真实情感的写作者,用笔触记录下这些平凡人生活中的波折与美好,她深知,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温柔地讲述与珍藏。
三、言慧珠人物生平
言慧珠,票友出身的言菊朋之女,尽管家世显赫,父亲曾是蒙藏院的小京官,但她并未因父亲的京剧爱好而被迫学戏。言慧珠从小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京城名校春明女中,她的艺术天分使她在学习的同时,私下里痴迷于京剧。12岁起,她师从程玉菁和赵绮霞学习程派青衣,后又向朱桂芳和阎岚秋习得梅派和武旦技艺,甚至以小票友身份登台演出。
言菊朋看到女儿对京剧的热爱,最终妥协,允许她放弃学业,投身梨园。1935年,言慧珠首次登台,与父亲一同演出《扈家庄》。随后,她在20岁时加入父亲组建的言家班春元社,频繁在各地演出,其表现力和号召力逐渐超越了父亲。有一次,她在《女起解》压轴后,观众因欣赏梅、程派的精彩表演而提前离场。
改归梅派后,言慧珠专心钻研,拜梅兰芳为师,凭借勤奋和敬师态度,成为梅派艺术的佼佼者。抗战期间,梅兰芳淡出舞台,为言慧珠提供了展示梅派的机会。言慧珠不仅在梅派唱工戏上有所建树,还反串言派老生,甚至涉足话剧和电影,如《万古流芳》和《杨贵妃》等作品广受好评。
在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言慧珠加入了上海京剧团,并在昆曲方面有所成就。她改编和创新了许多剧目,如《木兰从军》和《百花赠剑》等,与俞振飞的合作更是受到高度赞扬。1957年,她调至上海戏曲学校任教,并与俞振飞结为夫妇,尽管婚姻中充满波折,但他们的艺术合作却十分成功。
然而,言慧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遇打击,江青的指示让她失去了舞台,最终在生活的重压下,她含冤自缢,结束了她47岁的生命。龚和德先生对她的评价深刻而痛心,她的悲剧性一生反映了时代的冲突与她的超前艺术追求。
扩展资料
言慧珠(1919-1966),原名义来,学名仲明;蒙族旗人,祖籍北京,著名京剧旦角女演员;其父是民初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言菊朋;12岁从姜顺仙、程玉菁等学艺。1935年登台初演《扈家庄》,后相继在上海、天津演出,1943年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能得梅兰芳实授真传者,只有李世芳与她二人;建国后备受排挤,1957年在上海戏曲学校执教,1960年同俞振飞再婚;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批斗;9月11日凌晨在卫生间悬梁自尽;代表作品有《西施》、《太真外传》、《生死恨》、《春香传》、《霸王别姬》、《凤还巢》、《墙头马上》等剧。
到此,以上就是小华对于言慧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言慧珠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