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Q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黄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历史上黄皓肆意弄权,姜维为什么除不了他?
姜维除不了黄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刘禅对黄皓的高度信任:
黄皓作为刘禅的宦官,因其没有生育能力,在政治上被视为可靠且无野心,因此成为刘禅除了诸葛亮之外最信任的人。
姜维缺乏政治盟友的支持:
姜维要想除黄皓,需要争取执政的诸葛瞻、董厥等人的支持。然而,双方的主要分歧在于北伐问题,姜维坚持北伐,而诸葛瞻和董厥则要求停止北伐。
姜维没有放弃北伐的意图,导致他难以与执政派达成共识,从而无法有效对抗黄皓。
黄皓可能属于北伐派:
如果黄皓真的是北伐派,那么姜维在策略上就需要更加谨慎。他需要在保持北伐的同时,联合黄皓以赢得刘禅的支持,但这在实际操作中极为困难。
姜维的政治才能相对欠缺:
诸葛亮当年评价姜维敏于军事,心存汉室,但并未提及他的政治才能。姜维在军事上表现出色,但在政治上却显得力不从心。
他没有有效地联合各方力量来对抗黄皓,反而因为坚持北伐而失去了部分盟友的支持。
蜀汉朝局的复杂性:
蜀汉后期朝政混乱,政党分裂为北伐派和维稳派。黄皓在朝野上虽然不得人心,但除了刘禅之外,他仍然拥有一定的权力基础。
在这种复杂的朝局下,姜维想要单独除去黄皓几乎是不可能的。他需要联合更多的力量,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做到这一点。
二、黄皓是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么?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除掉黄皓?
黄皓并非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诸葛亮在世时也没有除掉黄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黄皓对蜀国灭亡的影响有限:
黄皓虽然被认为是蜀国的大奸臣,但蜀国的灭亡更多是由于内政出了大问题,以及缺乏能够替代诸葛亮的人才。
黄皓的行为顶多算是雪上加霜,而非导致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在世时黄皓表现老实:
诸葛亮在世期间,黄皓表现得相对老实,不敢声张,因此诸葛亮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真正面目。
诸葛亮多次提醒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但刘禅未能完全领悟,这也给了黄皓日后上位的机会。
刘禅的信任与黄皓的权术:
黄皓通过博取刘禅的信任逐渐上位,这是诸葛亮在世时难以预见和干预的。
刘禅对黄皓的信任源于黄皓能够满足他的心理需求,这在诸葛亮在世时可能并不明显。
朝中势力的平衡与制约:
诸葛亮在世时,朝中势力相对平衡,黄皓即使有心作乱也难以形成气候。
诸葛亮去世后,朝中缺乏能够制约黄皓的力量,导致他的权力逐渐膨胀。
姜维的启奏与刘禅的处理:
姜维曾启奏刘禅要求处死黄皓,但刘禅只是让黄皓赔罪,这说明即使到了后期,刘禅仍然对黄皓抱有信任。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在世时未能预见并消除黄皓这一隐患的原因。
综上所述,黄皓并非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而诸葛亮在世时未能除掉黄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黄皓当时的表现、刘禅的信任、朝中势力的平衡以及诸葛亮对刘禅的教导未能完全落实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Q对于黄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