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华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历工作无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历工作无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科刚毕业月薪3000多经常加班能拿4000多的台企,工作无聊学不到东西,怎么办?
一句学不到东西,我就只能呵呵了,你所谓的学不到东西,是希望有人给你灌,自己不钻研,自己没想过提高。好好磨吧,社会是最大的学校,有你学不完的东西。一个工作,一个岗位,一个专业,会是一回事,精是另一回事,要是能达到“大国工匠”那级别,更是另一个天地。很多时候得靠自己,九年义务教育靠灌输,高等教育大部分都靠自觉,社会教育得靠主动。
1、个人期望和实际不符,可以做2个选择,一个是以目前的状态下,做出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二是拍拍屁股走人,换个能够给自己发挥能力的职位。
2、起步不一定都应该从底层开始做起,但是起步的时候大多数一定会先从底层的工作做起。除非你真的有过人之才并且得到肯定,否则你让有多年经验的老鸟情何以堪?
3、可以选择改变,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双向选择。
为什么很多老师的学历高,但是讲课很无聊甚至照着课本念?
这只能说他学历高,不能说他的才华高!真正的高学历高水平的教授是对本专科知识可以做到:对要讲的知识点全面贯通,重点选择;对知识面是纵横联系,左右缝源(历史与现实,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案都讲得精准。)在语言表达上是言简意赅,精炼有序。在情感方面更足激趣。怎么还会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呢?当然学生听起来不再是晕晕欲睡而是津津有味。
我要说:学历高但是讲课很无聊,甚至照本宣科的老师,在小学是不多见的。
举一个例子。我们学校就有一个老师,年纪轻轻的,不苟言笑,每天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学历呢?也不低,本科。他讲的课,思路清晰,教学步骤也完整,但就是整个人显得没精神,语气不急不缓,一个表情,课堂气氛也沉闷。像这样学历很高,但课堂气氛沉闷的,并不多。学校里有两个研究生毕业的新人,整个人有活力也爱创新,课堂效果好,成绩也优秀。
所以结合上面的例子看,课堂气氛不好,并不和学历高低有关,而关乎这个人的性格。
如果除去性格的因素,课堂氛围还是沉闷,那就真的和这位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有关了。
试想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他的内心充满神圣的责任感和创新的愉悦感。在他授课之前,他一定是做足了,“备教材、备学生、备大纲”的功夫,基本功扎实,教学内容娴熟。老师在整个课堂中,以他全身心的幸福感,感染学生,学生心领神会,师生享受其中,何来无聊、沉闷?
我记得大学的,教授外国文学的姜山秀老师,她不但学历高,职务高,而且教学技艺精湛。每次她上课,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我们被她行云流水般的教学风格吸引,被她对书中人物独到的见解折服!姜老师是真爱他的专业呀,受姜老师的引领,我们都体验到了外国文学的魅力。
课堂沉闷、无聊甚至老师照本宣科,不是学历高的罪过,是和这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和他是不是真的全身心热爱这份工作有关。
学历高不代表教学水平好,教学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进行经验的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秩序和节奏,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而照本宣科的老师往往是知识储备不足,又没有很好的撰写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尤其是不能主动考虑学生的接收情况,也就谈不上什么教学效果了。
这样的老师在学校也越来越不好混了,一是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了,教不好的老师可能会被轰出教师,这确实很悲催;再者学校对教学是有规范的,也会组织教学检查,不会上课的老师可能会面临无课所上的窘境。
讲课既是技术,也是艺术,和学历高低关係不大。一首歌,歌唱家和普通人唱出来,效果能一样些?数学家陈景润不是也教不了课吗?所以学历高,口头表达能力不行,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当然不会听的。
学历高不一定就会教书,一个是自己懂和一个是让别人懂,这是两码事。后者要比前者更难,老师要教好书,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孩子的基础,心理等等。接下来才能备课,备课更是一门学问,难易要有度,语言更是要适合孩子的,通俗易懂。上课就是老师表演的时候了,表情,动作,激情,等等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教书没有那么容易。
到此结束,以上就是小华对于学历工作无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历工作无聊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